2 min read

从Hexo到Publish再到Astro:博客迁移史

Pre-history (2015 and Earlier)

十多年前,来到澳大利亚留学. 受互联网分享精神启迪, 从纸质日记转到电子日志. 记录留学的学习,生活.

第一个blog在diandian这个第三方博客系统上. 后来diandian倒闭了(没有合理盈利模式), 于是备份并转移数据,并开始对所有第三方服务持怀疑态度. 此外,IT从业者,没有自己独立的个人主页实在让人羞愧.

如果你刚刚从学校毕业, 简历上有一个独立blog是亮眼的加分项. 至少,在我看来,这个候选人至少知道怎么配DNS, 肯折腾是一个优秀的特质, 独立域名blog是为”肯折腾”这个特质背书的证明之一.

Why not wordpress?

当时也考虑过Wordpress,但是部署服务器实在太花精力和时间. 也尝试了很多其他的折中方案: 比如用一台老旧的笔记本,上面跑了一个8080端口的服务. 和本地ISP的静态IP服务结合起来,对公网开放. 负载不大的情况下,也能做一个简单的blog站点.

后来发现github page已经开始流行, 看过很多hexo搭建的个人blog之后. 综合考虑时间,金钱成本,选择hexo. 虽然对javascript一窍不通,但是静态页面尤其适合不频繁的写作者.

npm真香

Hexo 时代 (2016 ~ 2021)

毕业以后,使用hexo了一段时间. 感觉原来的架构很复杂,UI也跟不上潮流. 于是开始自己做小范围修改.

到了毕业工作前后,投入时间,精力学习iOS开发. 独立开发博客也没有坚持下来, 当意识到没有观众和读者,写作除了自我记录以外,没有任何意义. 表达的欲望也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减下去.

直到自己开始重新找工作,觉得有一个自己的私有域名邮箱是很酷的一件事. 才开始重新开始维护自己的blog站点.

期间几经变故, 一度心灰意冷地将原来域名删除了,也停止了续费.

现在想来很后悔,自己无法掌控不了的事情, 自我伤害惩罚多年的积累,实在是不应该. 否则我应该也算上个10年左右老站长了.

Publish时代 (2022 ~ 2023)

在生活逐渐稳定,iOS开发技能更进一步之后, 我开始有精力回过头来处理个人博客了. 这一回我希望能够完全掌控SSG的细节, 同时深入理解SSG的原理.

于是自己鼓捣了一下Publish1这个Swift实现的,实验性质框架. 使用Publish框架的人, 几乎都是iOS背景出身,同时对javascript保持着敬畏或怀疑的态度. 现在看来,用Swift来做静态页面生成,实在是舍近求远.

虽然Swift能做的事情很多, 但大部分都没有成型的,工业级的社区支持.

在AI大模型逐渐取代初级程序员成为开发主流的今天, 没有社区的沉淀和积累是相当致命的.

不过学习Publish过程中,初步接触并学习了tailwindcss. 为后来转向Astro打下了基础. 同时也理解了所有类似SSG的基本工作原理.

如果你感兴趣,你还能够在这里看到我原始blog. 地址在https://www.unibrighter.com/

Astro 时代.

分为两个部分. Phase I 是基础的使用; Phase II,是现在干中学的状态.

Phase I (2024 ~ 2025)

从各种渠道了解接触到Astro, 如Youtube教程,CloudFlare,fatbobman,SEO社群等

Astro和CloudFlare pages的生态契合的相当好. 开始投入时间对Astro进行系统性的学习.

在AI的帮助下, 很快认同了Astro的组件,模块化,简明的哲学. 同时插件系统让整个生态更加丰富.

用最基本的代码,就能够直接上线一个静态页面, 零成本给自己上线的几个iOS应用糊了一个简单的landing page.

例子在这里:

我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把这个能配合新项目快速上线的landing page tempalte开源出来. 希望能帮到有同样需要的iOS独立开发者们.

Phase II (2025 ~ now)

开始系统性的学习SEO的相关知识. 同时跟着前人的优秀经验, 开始自己做相关的分析.

在理解了SEO的逻辑,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养成对每一个看到的事物都用流量工程学的眼光加以审视时,

你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个观察的维度, 很多你原来习以为常,但不知其所以然的很多现象, 都会被祛魅,同时让你会心一笑,

比如有标题党, 比如为什么有垃圾评论污染评论区, 为什么每一条Youtube视频要尽可能嵌入链接. 为什么游戏公司的成本大头在广告投放而不是开发. 等等…

就像基努里维斯能看到Matrix的绿色代码维度一样. 没有基础的SEO知识,就只能在现实的梦境中,

在Matrix里沉睡的人,被现代媒体不自知的操控着. 对他们来说,思考太困难,太费事了, 要想利用系统建立自己的优势,首先就要理解SEO和流量工程学是怎么运作的.

Astro 使用相关

作为SSG的Astro很容易做internal SEO. 这个站点的theme,是在Micro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. 添加了sitemap和billboard这两个比较大的改动: sitemap方便提交GSC,加速收录,给爬虫机器人提个醒. billboard则能够快速迭代首页,相当于快速的小日记. 也不用受制于人.

感受到的另一个Astro的优点,是只需要具备简单的css和html基础, 就能够参考各种优秀的UI,配合Cursor或者Claude Code这样的工具, 完成快速迭代.

在技术上,丰俭由人,学习曲线非常平滑. 更不要说配合CloudFlare这个慷慨的供应商,能几乎零成本的完成一些基本的功能了.

多语言

有关Astro多语言,我也在探索中. 从SEO角度出发,最佳实践是 domain.com/en/post-slug domain.com/zh/post-slug 这样的处理, 但是路由方面,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思考. 后续有自己总结出的最佳实践, 我会形成blog放在这里.


Footnotes

  1. Pubil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