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min read

内耗自救 - 2025-06-04 冥想记录

内耗自救 - 2025-06-04 冥想记录

引自:贾想1996—2008

我记得贾樟柯在一部电影的花絮中接受采访,
他说,他在荒败的小县城混时,有很多机会沦落,
变成坏孩子,毁了自己。
这是诚实的自白。

我在知青岁月中也有太多机会沦丧,破罐子破摔。

刚才有年轻人问:"谁能救救我们?"
我的回答可能会让年轻人不舒服:这是奴才的思维。
永远不要等着谁来救我们。

每个人应该自己救自己,从小救起来。
什么叫作救自己呢?
以我的理解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,认真做每一件事,
不要烦,不要放弃,不要敷衍。

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,不要有错别字——
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。

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,
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,
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。

陈丹青 2008年11月23日于北大百年讲堂

"永远不要等着谁来救我们。" "救自己."

压力从何而来?

近几周(5.20前后)自己业余时间的App有些技术瓶颈, 学习相关的群消息一直积攒着,未读(999+), 心理躁动不安.压力积攒着,到了需要”清淤”的地步.

开发日志

主业工作也开始上强度: 这导致我业余工作时间被极大压缩. 我得适应新来的上司喜欢临时决策的风格,否则影响绩效评估.


上述压力,从4月末5月初的人事调整开始,就逐步显露. 大环境如此,整个就业市场都面临冲击下的洗牌. 不,不是因为AI. AI反而是寒夜中的一盏烛火.

根本原因还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滞胀, 企业对利润的极致追求,岗位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低的印度,越南等国.

本地就业机会减少,工薪阶级都要一分钱当两份花, 消费下降让经济更困难.

恶性循环,卷起来了.

大量技工岗位转移到海外,本地被保留的职位,多是法律,marketing相关. 从20年开始,我的本地的同事越来越少. 越南的Remote同事越来越多.

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公司, CommonWealth裁员千人,整个UI/UX部门转移到印度. 大量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.说不忐忑是假的.

猜猜下一个是谁

游戏好,工作坏

压力一大,人本能会寻求在虚拟世界”逃避”.

游戏里不会催缴水电账单,没有不断上涨的物价,卖断货的鸡蛋,

也没有烦人的,不断变更,朝令夕改的狗屁需求.

游戏的逻辑很简单:

“我升级,我来,我征服.我起了,一枪秒了,有什么好说的.”

自己今年玩游戏,三月算起,五月中到五月末尤其凶.

冥想

年初开始的几次控制体重的尝试,也都失败了. 不健康的卫生饮食习惯稍不留神, 干眼,高血压,惊觉一系列亚健康的问题又回来了. 必须要及时做出调整,否则会进一步内耗.

2025-06-04 凌晨

晚上吃了过量辛辣垃圾食品(辣条), 消化系统有烧灼感,严重不适, 本来就睡得浅,凌晨4点前后醒来, 再想入睡就困难了.

索性躺在床上冥想, 整理思路.

好与坏

2025年已经过去一小半, 在24年靠被动收入”赚一块钱”的基础上, 提前完成了25年被动收入”赚到XXX块钱”.

期间有很多尝试和问题,都慢慢的一一克服了. 可诸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, 许多自己不亲自摸索实践,根本无法料想的困难险阻.

回想人生的曲线,想要走上坡路,一帆风顺的境况太少了, 大多数情况都是顶着压力往上走.

好在自己有一定成体系积累,不至于像前些年被一闷棍打翻在地. 哲学这东西,在人得意或怠惰的时候,往往被抛到一边, 一旦碰到生活的挑战或者瓶颈,却往往发现自己的积累不够.

向上走觉得吃力时,歇一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. 休息是为了积蓄力量, 为下一步向前做准备,接着上路.

今年也到了该整理思路的时候了, 长时间不整理回顾自省, 脑子和思绪免不了蒙尘散漫.

把学起来了的哲学用起来, 整顿思绪,理清下一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, 才能走的稳健,走的远.

(未完待续)

东方既白

“述往事思来者,垂空文以自现.”